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汉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允许民间藏书讲学;汉文帝更是热心文化建设,鼓励民间献书,于是发现了济南伏生的线索。文帝原打算请伏博士到伟大首都长安城来传习绝学,但伏老当时已经年逾九十了,于是朝廷派遣掌故官晁错上门向伏老请教。小晁果然不辱朝命,亲自将伏老口授的绝版《尚书》带回朝廷。伏博士除了将《尚书》残本传授给了晁官人,还曾在齐、鲁之间私自教授。因为朝廷重视提倡以及伏博士的私学传授,慢慢地《尚书》便流传开来。伏老爷子的学生们(包括晁错)抄录学习的《尚书》残本都是用汉初通行的官方文字隶书纪录的,于是这个残篇的版本就被汉人称为《今文尚书》,意思是用当代的文字记录的。至于伏老爷子原先所藏的本子是用秦篆还是“蝌蚪古文”写的,这个古人无交代,贫僧也不知道。

伏博士生前的得意弟子有欧阳生(欧阳和伯)与张生;张生又传授给弟子欧阳高、夏侯胜(大夏侯)和夏侯建(小夏侯),于是民间就形成了授受教学《今文尚书》的三家。汉武帝尊儒,设置五经博士,挑选欧阳氏为学官;汉宣帝时大小夏侯也被立为学官,从此三家平等,各家都有自己的“师法”或“家法”。此外,河间某女献《太誓》(即《泰誓》)一篇给官方,也被朝廷承认并合并到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中。还有人说伏生献给朝廷的《今文尚书》中其实有一篇是书序,所以汉人有伏生所出壁中尚书为二十八篇的说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