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射天郎接着曰:我们今天读到的《尚书》俗称“十三经《尚书》”,“十三经”是南宋在唐代“九经”基础上扩展的,意即儒学十三部经典。这“十三经《尚书》”的问题可是毛姥姥多滴,因为唐初整理的《尚书》是依据参考东晋梅赜的可疑版本滴,这事情尼玛的都找谁评理去!清代的阮元同学主持校刻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一向被世人视为善本(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我们现在学习的就是这个传世版本的今本《尚书》,咱们也木有别的选择。至于初古《尚书》、先秦《尚书》以及上古《尚书》到底是什么东东?今天谁都不知道!暴汗一个,不过就今本《尚书》而言,贫僧还是能负责任地给诸位解析八卦的。

从内容来看,先秦之《书》或《尚书》当是经过多年累积而成的文献。记载的历史大约上迄公元前21世纪,下至公元前7世纪;有当时目击者的记录,也有后世的追述。根据贫僧的研究和分析,今本《尚书》中属于当时人记录的最早篇章应该是“盘庚三篇”,大致成书时间在公元前14世纪或13世纪。可以确定的是,战国时期曾有好学好事者在“古尚书”中大量掺水勾兑,所以也许将先秦之《书》或者伏博士传承给后人的《今文尚书》视为战国时代定型的上古史才更合适。也就是说,汉朝立《尚书》为官学本是计划为往圣继绝学的,但实际上汉之《尚书》在相当程度上也不是巨儒孔老师整撰的原装货(如果他老人家确实曾经删书编书的话),更谈不上是超古之“真书”。 陈梦家同学统计过,先秦引书篇计有《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礼记》、《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九部经典,引用尚书168处;刘起釪老人的研究也指出先秦有二十多种文献引用尚书330处;看来早先确有《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但是由于诸子在引用时基本都是只言片语、惊鸿一瞥,所以完全无法断定他们当年读到的《书》和我辈现在学习的《尚书》是否相同。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经感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年孟老爷子也不完全相信他看到的内容!当然了,孟子说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周书?武成第五》里的暴戾血腥之气,他不相信仁义的周武王在伐商灭纣的牧野之战曾杀得商军血流漂杵;实际上孟老爷子判断错误了,武王和姜太公当年还真是猛的厉害!尽管今本《尚书》的疑点虽然多多,贫僧倒是自信会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尽量给诸位看客一个负责的交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