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篇 主题案例 中国企业如何管理收购过来的国际品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桂楠

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摆在每个欲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面前最迫切的话题。实际上,近年以来,中国企业尝试通过收购世界跨国公司的业务部门和品牌资产,企图达到快速在中国市场树立自身品牌的目的。但事与愿为,明基宣布将其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破产;同样身陷并购之困的TCL也举步维艰……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品牌经营的并不成功。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品牌和业务部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中国企业如何管理和处理收购过来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和品牌呢?

中国式品牌收购的特点

在明基准备破产西门子的德国业务之时,TCL集团冒出了上半年7.38亿元的亏损黑洞,亏损源自TCL多媒体(TMT)在欧洲市场的惨败。与此同时,有关中电收购飞利浦手机业务也在紧锣密鼓之中。TCL、联想、明基,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浪潮中的代表。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并购了知名跨国公司的亏损业务,以期通过对方的品牌、技术、渠道,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的大步跨越。

实际上,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发现:中国的领先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业务和品牌,都是这些跨国公司的“非核心业务”或者是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达到业务了。比如说联想收购的IBM的个人PC业务,IBM十年前就打算开始转型,把品牌行为成一个“随需应变”的IT服务企业,硬件制造和PC业务就属于IBM的非核心业务,并且出现了亏损,所以IBM就打算抛售个人PC,国内的IT制造龙头企业联想就收购。再比如说,TCL收购的汤姆逊、阿尔卡特等等等都是如此。中国企业大家买的跨国公司自己认为已经“没落”的业务,买的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的“过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