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超然的道德 道德矛盾的价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发现那只不过是在世俗中出现宗教神经官能症之地,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这与三项错误的医嘱饮食处方相关:孤独、禁食与残酷的节制。但在此处尚无法判断出哪里是因?哪里是果?是否具有因果的联系?现在是提出最终问题的时候了:正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毫无节制的淫荡,成为了野蛮的抑或驯善的民族最具规律的象征。在那时,这种淫荡同样翻身成为忏悔的颤抖与对世界和意志的否定。难道两者可定义为戴上面具的癫痫病?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不该放弃这种解释。到目前为止,这种荒唐而装神弄鬼的大杂烩还从未占过上风;到目前为止,对人的解释,甚至是对哲学家的解释好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是时候调转目光撇开它们了。这已经成为冷门,要学会谨慎地研究,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在此后的哲学背景中,出现了叔本华式的东西:在宗教危机与顿悟之后,添上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问号——似乎是作为自在的课题。否定意志,这可能吗?圣者如何能做到?实际上,过去这一问题就一直存在。借此叔本华摇身变为哲学家,这只是个开始而已。一个真正的叔本华式的结论是,理查·瓦格纳——最令人信服的叔本华的信徒(但就德国范围而言,也是他最后的弟子)——最终将那个恐怖而永恒的专门类型作为孔德里搬上了舞台,并借此为自己生平的杰作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现实的类型即是他本人;而同时,精神病医生们——可以说欧洲国家的所有精神病医生们,都由此获得了一个就近研究它的理由。在患上了宗教神经官能症的地方,或是如我所说的“宗教本质”的地方,作为“救世军”,都为最后流行病似的爆发装扮一番。倘若人们自问:是什么力量通过神圣现象将一切时代形形色色的人(哲学家自然也包括其中)变得如此可笑?这无疑是被附体的奇迹的假象,即被道德作了反面估价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直接矛盾的灵魂状态。人们以为,一个善人徒手就能够由一个“恶劣的人”变成一位“圣徒”。在这一问题上,心理学一直以来都在碰壁。因为心理学始终都是将良身置于道德统治之下。它对道德矛盾的价值表示信任,并从文字到事实都将这些矛盾穿凿解释,难道不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之变为主要事件的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奇迹”无非是释义的错误?又或语文学自身的缺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