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羹之属 菜尾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菜尾,闽南语意谓吃剩的菜肴。台湾的菜尾汤又名杂菜汤,源自“办桌”,从前请人外烩,筵席结束后,主人会将全部剩菜倒入大桶中。在贫穷的年代,那些宾客没吃完的剩菜不会拿去喂猪,而是分装在塑料袋里,私下送给亲朋邻舍,带回家烩煮,竟饶富滋味。我小时候最欢喜吃“菜尾”,好像什么东西都在里头了,特别下饭,运气好还能捞到珍贵的食物,像零星的鱼翅、干贝。

菜尾汤即杂菜汤,有一种特殊味道,老台湾的味道,性质接近佛跳墙,都广纳多种熟食再加以烩煮,杂味纷陈又融为一体;不过菜尾汤却相对清淡多了,不似佛跳墙那么浓稠厚重。

怀旧也可以成为流行的符码,颇有一些人就爱消费昔时风情,像仿古器皿和农村摆设,食物像猪油拌饭。如今,菜尾汤也能网络下单宅配。从前宴客的剩肴残羹,不免略带发酵的酸味;现在刻意烹煮的菜尾汤,则用酸菜来取代酸味,卫生多了。

自制菜尾汤不妨以“白菜卤”作基本锅底,先用猪大骨熬汤,煮白菜、香菇、虾米、扁鱼、猪肉和大蒜、油葱,再加入酸菜、猪肚,庶几接近菜尾汤风味;若参加干贝、虾仁、木耳、白萝卜、金针菇、花枝、鹌鹑蛋、鸭肉、肉羹、排骨、笋,令这些食物共冶一炉,互相阐发,肯定是丰盛美味。

台中市好像特别热衷菜尾汤,诸如丰乐里“树德山庄”、忠明南路“三嘴卤”、美术馆绿园道“牡丹亭”、美满街“迷你美食店”的菜尾汤,都是店家的招牌名肴。“三嘴卤”红砖屋前摆置一辆旧脚踏车和朱红牛车,店内是从前小学教室的课桌椅、老缝纫机,表现为詹明信所谓“对当下的怀旧”(nostalgia for the present),透过食物来捕捉一去不返的从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