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直接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很有见的。

李牧倘在,赵之长城便在,赵之国祚便在。倒下了一个英雄的伟岸身姿,陪葬的是一个庞大的国度。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写到此,忍不住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等于今天骂人“**养的”,温文尔雅的太史公是何等的义愤!

(待续)

日期:2021-07-14 20:11:10

但是,还得来说说他——赵奢之子赵括。

是他在长平那片幽魂寒号的悲伤之地,亲手埋葬了40多万赵国健儿,也埋葬了赵国所有的盛世记忆。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县),上党孤悬,被切断了与韩国本土的惟一通道。自知上党不保的太守冯亭,于是将上党这块散发着香味的毒饵投给了赵国,利令智昏中,赵惠文王派平原君赵胜前去接受上党的统辖权,抚慰冯亭。

而为了上党这块烫手的山芋,赵国不得不派出重兵,令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与上党形成犄角之势,防备秦之入侵。

秦取野王的目的就是夺上党,见赵不劳而获,从中揩油,自然怒火中烧。公元前260年,秦向上党发起进攻。

老将廉颇为避秦之锋锐,同时看到秦军远道而来,粮食补给十分不便,深谋远虑的他选择坚壁守垒,拒不出战的持久战术,意欲在与其长期对峙中消耗秦军的战斗力,最后使之不战自垮。所以,对阵中吃了秦军几次小亏的廉颇,任凭你怎样挑战,我自坚守不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