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胜天半子 笨人下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自移师皖南以来,祁门大营不仅处于太平军大范围的四面包围之中,而且数次受到直接的严重威胁,这让曾国藩开始认真考虑此地是否适宜作为大本营驻扎地。曾国荃给他写信,认为祁门乃偏隅之地,格局太小,应“出大江规全局”。曾国藩觉得很有道理,遂决定移营东流。

同是移营,危急时移营与局势略定时移营,在意义和价值上是完全不同的。曾国藩称之前不肯移出祁门为“固执之挺经”,如今移营东流,则是“通融之挺经”。一句话,不看周围的人怎么说,就看当时当地,值不值得、需不需要那样去做。事实也是如此,东流位于江岸之上,曾国藩移营东流后,与水师联络,协调南北两岸的作战都变得更为方便了。

曾国藩在皖南如此艰苦撑持,毫无疑问是为了让胡林翼能够集中湘军主力,更好更快地取得安庆战役的胜利,但就在这段时期里,他的老搭档其实也正如坐针毡。

曾胡在发起东征时,对整个战役计划做了精心部署,并分出了一二线,其中第一线是安庆、桐城及祁门一带,第二线是湘鄂交界的大别山各要隘。不过这一部署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湘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都被集中到了第一线,湘军本身兵力不多,这样一来,第二线便只剩下了成大吉、余际昌等寥寥几支部队。

据估计,集结于皖北的水陆步骑各军在极盛时超过了六万。很多人事后批评胡林翼得安庆之心过于急切,把重兵都调到了皖北,致使后方空虚,犯了兵家大忌。实际上,胡林翼对这种情况是有心理准备的,可以说是有意为之。按照他的观点,“进兵求战,约不过五六分可靠便应放手放胆”“兵事怕不得许多,算到五六分便须放胆放手,本无万全之策”“若处处设备,即十万兵,无尺寸之效”“处处设备,必致处处无备”。也就说,胡林翼在做出进兵皖北的部署时,就预料到要冒一定风险,可是为了集中兵力,他又认为这个险完全值得一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