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部 旧邦新命,1067~1069 12、四月谈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四月谈话

熙宁元年春天,开封人念了又念的话题人物王安石“真身”终于抵达开封。四月初四,也就是1068年5月7日,神宗下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君臣二人第一次对面长谈。之后,王安石奏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鼓励神宗振作精神,“挺身做一个大有为之君”。神宗读罢此札,激赏有加,再度约谈王安石。在四月的这两场谈话之后,神宗与王安石二人“心志遂完全得到契合”。

按照李焘的记述,在四月第二场谈话即将进入尾声之际,神宗明确表示“朕须以政事烦卿”,而王安石答曰“固愿助陛下有所为”。这段文字,现代人读来,很容易“脑补”成一幅戏剧冲突强烈的电影画面—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神宗与王安石激动地对视甚至四手交握。接下来是空镜头,雄鹰在风雨中翱翔,大海上波涛起伏。再接下来,便是轰轰烈烈的变法场面了。北宋历史后半程的走向由此定调,而司马光也便作为王安石的对立面被定格在后代的历史记忆当中。自后观之,事势的确如此。然而,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事情是朝着这一个,而不是另外的方向发展的?关于四月这两场历史性的谈话,以及王安石的《百年无事札子》,都还有着太多的问题尚待厘清,甚至这些问题都还没有人问过。

比如说,王安石的《百年无事札子》其实是个“命题作文”,神宗是出题人。就在第一场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神宗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由于时间已经来不及,王安石决定以书面形式回答这个问题,这才有了这道札子。那么,神宗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的题中之意究竟是什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