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左传》中这句话是晋国的士季劝说晋灵公时候说的。晋灵公是个昏庸残暴的家伙,平时没事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打下面的行人取乐。有一次厨师做熊掌没煮熟,晋灵公咬了一口没咬动,还差点把门牙给锛掉了,一气之下把厨师给杀了。权臣赵盾知道了以后,想去劝一下,士季说让我先去劝吧,我不行你再上。士季好不容易才找到晋灵公,好在晋灵公认错态度积极,当即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很高兴,就鼓励了晋灵公一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是晋灵公属老鼠的,撂爪就忘,原来啥样还啥样。赵盾只好亲自出马,多次劝说,把晋灵公给烦的啊,觉得满脑袋飞苍蝇,就派鉏麑去杀赵盾。鉏麑被赵盾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又不敢抗命,只好找了棵大槐树去上吊。偏偏这棵大槐树长得太直,没地方栓绳,于是就一头撞死在树下。过了一阵子,晋灵公假意请赵盾来喝酒,暗中埋伏士兵要杀赵盾。幸亏赵盾的保镖提弥明有所察觉,赶紧拉赵盾往外走。晋灵公大喊:“关门,放狗!”立刻窜出好几条恶狗来咬赵盾。在提弥明和一个曾经被赵盾救助过、后来给晋灵公做卫兵的人的帮助下,赵盾逃了出来。不久,赵盾的族弟、晋灵公的姐夫赵穿把晋灵公给宰了。

晋灵公知过不改,沿着错误的道路一去不回头,教训是很沉痛的,后果是很悲惨的。但是“知过必改”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像说起来这么简单,就拿这个“改”字来说吧,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左边是“己”,右边是“攴”,“己”表示一个跪着的小孩子,“攴”与“扑”是通假字,指用杖或者戒尺进行击打,也是周代九刑之一。左右合起来,就是拿着家伙教训一个犯了错误跪在地上的小孩。看来,“改”本来的意思就是对别人而言,对自己来说,如果没有人拿个家伙在旁边吓唬着,即使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也很难改正,反正也没人管。因此,如果能够做到“知过必改”,就标志着你的自身修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你可以用木杆做标记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