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6-20 16:10:01

==========更新==========

杨铭化就是其中一个,在为官二十余载期间,他就萌发了改革科举的想法,并且多次上疏毅宗朱由检,提出的强国富国的措施当中,就有了改革科举的建议。

如今,他有能力去实现当年的抱负了。

为了长久不断地为帝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了将科举制度的危害降到更低的程度,科举制度必须改革。一大批人,尤其是那些没有考上进士的人,表示了强烈的赞同。

改革之一,开放考禁。因为新政开始前,匠籍、贱籍已经被废除,大明帝国没有了军、民、匠、商、贱的区分,只要是男性国民,就有了参加科举的权利。

改革之二,改革八股。如果说仅仅废除八股文这种形式,那倒没什么困难,虽说是朱元璋定的千年不改的祖训,但是人死了,祭拜祭拜也就行了,真拿祖训当回事,那就傻了。但如果要是废除八股文形式下的明经科,那恐怕就会天下对杨铭化群起而攻之了。原因很简单,明经就是考儒家教义,全天下都信儒,你把明经科去掉了,等于是把儒学给废了,这谁能答应,即便是心学最激进的左派,也仅仅是说“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仅仅反对“理学”,但并没有主张废掉儒学的。

杨铭化没有废除八股承文的形式,而是在阅卷标准上做文章,在八股文格式和理学阅卷标准之外,重新制定一个标准并行。在明经八股承文格式之外,杨铭化增设了新的文体格式,允许考生用散文作答。在阅卷标准上,杨铭化组建了一个全新的阅卷官群体,不再仅仅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理学观点来阅卷,而是兼顾汉儒、唐儒的理论。这两项自弘光九年(1653)就开始尝试实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