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6-19 13:25:06

==========更新==========

先说好的地方,什么科举制度促进了门阀制度府瓦解,摧毁了士族地主政治,将中国的历史推入庶族地主的时代,再什么促进了文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促进了文官集团力量的壮大,保证了人才的充分选拔,保证从政的公平性等等。

这些都是陈腔滥调,不必再多加说明。但有一点,十七世纪,西方的传教士惊叹于中国的科举选拔制度,并将其与儒学一起带回欧洲,受到了西欧的热捧,并在十八世纪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化热”,在将中国美化成理想国的同时,西方各国惊叹于考试选拔制度的美妙,认为考试制度能够保证选拔出最精英的智者来治理国家,从而大加学习,进而导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问世,也一定程度上间接促进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但考试制度并没有像西方想象的那么完美,至少当时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有缺陷的,而且缺陷还不小。

缺陷之一,公平的易改动性与不完全性。什么叫易改动性呢?科举的公平就在于,不管你是达官子弟,还是三代贫农,只要考场一进,卷子一交,文字一誊抄,名字一覆盖,在阅卷官的眼里,全都是一样的。只看文章写的好不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富二代也罢,官二代也罢,全都是浮云。但是这样的公平是没有标准的,因为卷子的名次是由主考官来定的,不像选择题,这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的文章,这个阅卷官可能很欣赏,给个一甲头名,换一个阅卷官可能就不喜欢,给个普通名次,甚至直接滤掉的也有可能。所以碰上了算走运,没碰上只能认倒霉,因此这样的公平并不具有标准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