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代便是以理学为官方的正统思想的,但在明初理学之下,尚能出现刘基、宋濂这样的精英士大夫,而到后期,靠理学而名垂青史的,就寥寥无几了。事实是,到了明代,理学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必然要有新的学说诞生。果不其然,明朝的历史才过去一百多年,儒学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家王阳明便诞生了,此后,更是因为他的“格物致知”“致良知”“心外无物”等学说主张而走红,心学从此成了历史舞台上超越理学的主角(当然后来又弱化了,原因皆知)。

日期:2013-03-22 10:51:10

========更新========

与理学目的相似,心学也主张追求理,但恰恰相反的是,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心学却主张“我心即是天理”“心外无物”。很多人可能会不理解,其实这几句话可以这样理解:“理”可以理解为人们心中的信念(或者信仰等),理学是制定好统一的信念,不是每个人自己形成的信念,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够质疑这些制定好的信念的正确性,不管你接不接受,不遵守也得装着遵守。而心学则相反,心学追求的信念,是每个人经过生活的洗礼,在个体的心中形成的信念和原则信仰等,你可以怀疑质疑一切,你需要遵循的,是自己的内心的信念。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相对于西方来讲,中世纪的天主教,就相当于理学一般,人是信念信仰的奴隶,而心学的出现就像宗教改革一般,使得宗教成为自己的宗教,而非人是宗教的奴隶。其实再说明白点,也就是心学的出现,突破了人性被压抑的时代,迎来了人性和个性大解放的时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