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之前很多人对这次"天再旦"事件进行种种解读,绝大部分人解读成"日全食"。这完全就是想当然,自以为古人没见过日全食。其实古籍中记载日全食的比比皆是,随便举几例:

《诗经o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易大传》:月盈则食。

《左传》:

隐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庄公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庄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末朔,日有食之。

庄公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公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公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僖公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春秋传》疏证:日食者,月掩之也。

日期:2020-05-29 00:17:29

实际上,《竹书纪年》就记载更早的时候有日食:

《竹书纪年》: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竹书纪年》:幽王: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十一年春正月,日晕

看文献记载,无论是日食,还是月食,都是一种很常见的天文现象,我仅从《左传》里随便就挑出来这么多。同一个君主的任期内都出现多次,也都见怪不怪了。而且,对这种天文现象,古人也很明白,知道是日食是因为月亮遮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断不至于看到日食还不明白,会写出"天再旦"这种外行话。况且,日食持续时间不长,目前所知道最长的时间是7分31秒。而在视觉效果上的日食也只有完全被遮住那一刻,时间就更短了。怎么可能会用"天再旦"这种话来描述这种平常现象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