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这里,需要重点说的是,在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试验后,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后,因为其超强的可塑性,板砖终于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将霸占砖室墓。虽然从尺寸上看起来他毫不起眼,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建筑史上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砖墙时代:

西汉初期仍广泛使用木椁墓,据文献所载,帝后陵的墓室,用坚实的柏木做主要构材;防水措施依旧以沙层与木炭为主。可是另一方面战国末年出现的空心砖逐步应用于墓葬方面。据河南洛阳一代发掘的坟墓,空心砖约长1.10米,宽0.405米,厚0.103米。砖的表面压印各种美丽的花纹,而砖的形式仅数种,每一墓室只用30块左右的空心砖,不但施工迅速,而且比木椁墓更能抗湿防腐,因而河南一带小型坟墓多采用这种预制拼装的砖墓。

接着出现长0.25~0.378米,宽0.125~0.188米,厚0.04~0.05米的普通小砖,于是墓室结构改为墓道用小砖而墓顶仍用梁式空心砖。不久墓顶改为以二块斜置的空心砖自两侧墓壁支撑中央的水平空心砖,由此发展为多边形砖拱。到西汉末年改进为半圆形筒拱结构的砖墓,东汉初年砖筒拱又发展为砖穹窿。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p57~p58

这里所说的“普通小砖”应该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板砖了。一直以来,在各家所著的建筑史书籍中,板砖并没有一个统一正式的称呼。就上面刘敦桢先生称之为“普通小砖”,也有人称为“条砖”,也有称为“小条砖”。之所以又称为“小条砖”,是因为砖的类型当中,有一种四方柱形的长条状砖,这就叫条砖。而板砖也是长方形,也叫“条砖”,又因为比长条状砖小,所以也叫“小条砖”。也许有点无所适从,又或许他们嫌弃“板砖”这个称呼俗了吧。再加上早期的板砖尺寸并不统一,有大有小,比例也不统一。所以,在称呼这种砖的时候,有点并不正式对待的态度。这里,我觉得这样对板砖特别不公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霸主级别地位的建筑材料,到现在行内还没有一个各家都认同的正式、统一的称呼。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板砖在建筑史上,在我们生活中所做的贡献?所以,本人这里提出来,应该给他一个很正式的名份。从砖的形制来看,他呈扁平的形状,我们平时称呼为板砖就很合适,所以在本文当中,从头到尾正式采用“板砖”这个亲切的称呼以示对板砖的尊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