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5-14 08:22:09

●●●●

7.板垣一雄

攻心为上,舆论先行。民国初建,不少有识之士喜欢办班、开演讲会,呼吁和推广各种“救国”道理。百家讲坛中,少不了武术一席。所以,孙禄堂又有了“孙教授”的外号,可惜没有教授证。北研会、四民社、天津武士会,孙禄堂都讲过不止一次大课。

但他似乎并不怎么开心,曾感慨道:吾虽论拳不倦,然百人之中,难遇一二略明其拳意者。

虽知音难觅,孙禄堂的大课还是受到了盛赞,因为他拳理讲得简约而不简单,说到的还能随手比划出来,特别是旁征博引,兼能讲解易理、医道以及儒释道。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当时叫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听到一批刚听罢孙禄堂大课的学生叽叽喳喳,摩拳擦掌,尤其对孙禄堂大加吹捧,不禁起了好奇之心——一个打拳的家伙有什么了不起?

陈宝泉校长也去听了一课,竟然激动起来,当场要了地址,连夜拜访孙禄堂。二人从周易谈到老庄,从修炼谈到修身,从强种谈到强国,一谈而到天亮。

后来,陈宝泉赞叹道:

孙先生之学识,修养,见解,不仅武人中可谓绝无仅有,即于文人学者之中亦属罕见。

保定有个“刘二彪子”,是形意拳同门,叫刘纬祥,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借了辆小汽车,专门把孙禄堂拉到了保定小察院。这位刘师叔,其实比孙禄堂小4岁,到了刘师叔大院,孙禄堂才知道师叔说的“有大事”,其实就是要切磋。三次试手,刘二彪子三次败北,黯然感喟说:明白了,怪不得郭师祖把拳经传给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