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8-14 14:49:13

佛光再现之养僧制度

桑耶佛诤后,天竺佛教在吐蕃获得了快速发展。除了桑耶寺,赤松德赞还在拉萨建立了扎耶尔巴寺,在山南建立了秦浦寺等大型寺院。《汉藏史集》中说赤松德赞时期,一次便有一百四十二位男女出家。随着大寺不断建立,僧伽人数急剧增加,寺庙如何运行,僧伽如何生活便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早期的天竺寺院基本上实行的是乞食制度,这种制度的遗风现在在尼泊尔还能见到。每天清晨,僧侣排成一行从寺内步行而出,布施的民众则早早等候在街道两旁,见到僧侣走近,便将食物放入僧侣手中托着的钵盂之中,这也是托钵僧的由来。但是随着寺庙规模越来远大,僧侣人数越来越多,这种布施方式显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寺庙开始由国家供养。而僧侣们也不再,每日从事身体劳作,而是专心念经。这种专门在寺庙中为僧人服务的人员,被称为“净人”,发展到后期,寺庙大都拥有庞大的庙产、土地,雇佣大量的人工来进行生产。

这时的寺庙,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国家经济生活中不良的部分,因为这些寺庙往往作用大量良田,却不需向国家缴纳税赋。中原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灭佛事件,大多都是因为国家难以支撑,这个拥有庞大青壮劳力,大量田庄,却不用纳税的黑洞存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