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除了后妃的,我们来谈谈大臣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文臣最高的要数谥号“文”字,武将最高的要数“武”字,宋朝的单谥的要数王安石——王文公为最高级别,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谥号都是两个字。“文”字之后有“正忠恭成,端恪襄顺”等;“武”字之后有“忠勇穆刚,德烈恭壮”等。作为文臣,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获得“文正”二字的谥号;武将最大的梦想就是“忠武”二字,这项难度的系数非常非常的大,其难度系数可以媲美科举考试的“连中三元”[6]。

在唐朝时期,倒是没有“文正”二字的谥号,当时他们叫做“文贞”,获得这个谥号的有魏征、宋璟、张说、陆象先,后来在宋朝时,为了避讳赵祯(宋仁宗),将“文贞”改为了“文正”。在长达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有六位奇才,连中三元,而获得“文正”谥号的也才九人,例如:范仲淹、司马光等,其中北宋时期有八人,不知道本谥还是后来加谥的。几占一半时间的南宋时期却非常非常的少,只有一位蔡沈,我个人觉得文天祥也应该是有这个资格获得的,可惜他死在元朝的手中,宋朝灭亡了,因此无谥号,惜哉,惜哉!武将只有岳飞(先是谥号“武穆”,后来改为“忠武”)和韩世忠获得“忠武”。

在276年的明朝历史中“连中三元”的有黄观、商辂,但是获得“文正”这项殊荣的,有大学士李东阳(把我们病入膏肓的大学士,乐得合不拢嘴)、谢迁、倪元璐。就连张居正(文忠)、王守仁(文成)、于谦(忠肃)等这样的牛人也无法到达那样的境界。在南宋和明二朝,“文正”二字惜墨如金,从不肯轻易给人。在清朝时,就比较松了,得“文正”竟然有八人,皇帝的老师默认为“文正”,有的多是鼓励大臣,有的追封等,反正有些不足为贵的意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