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4-18 10:56:02

第五十九章【古今谥号(上)】

在古代中国,甚至是朝鲜、越南等地,一些尊贵的君王、士人、大臣、后妃等人逝世后,后人根据对他们生前的功绩、能力、品德、修养、事迹等等,给予一个评价,这就叫做谥号。谥号一般为一个字或者两个字,很少有三个字的(孙权例外,谥号大皇帝)。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谥号也渐渐形成了制度。君王的谥号一般为六部之中的礼部官员商议而定,大臣的可由朝庭,也可由皇帝直接赐予的。

谥号一般分为三大类:褒义、中性、贬义,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1)褒义的有:文、武、昭、桓、庄、宣、仁、成、睿等等;用文或武为谥号的就太多了,比如:周文王、周武王、魏文侯、魏武侯、晋文公,后来的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等等,真是太多了。在这里只需要大家记住,用“文”或“武”这两个字的都是比较牛的。

(2)中性的有哀、怀、悼、殇等;其实这些字也有些同情的意味,比如楚怀王,被秦国幽禁致死,哀、悼、殇三字,本身就有同情的意思,不用再多说。

(3)贬义的有:厉、幽、炀、惠、灵等。这些字眼,一听就让人感觉不太好,得此殊荣的周厉王、周幽王、隋炀帝、晋惠帝、汉灵帝等,大都是昏君、暴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得到谥号的要各国的诸侯王,宫中的嫔妃、卿大夫等,我们先来看一下秦国的这三位大王的谥号。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他们用的都是两个字做谥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