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篇 典章制度 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代稍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如此。他们以历史为鉴,整顿朝政,改革制度,防范地方割据,力图将政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武将掌握兵权,就会有覆国之危;文官掌握军政大权,也会有夺国之祸。如何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就成为一个令历代皇帝头痛的问题。到了明清,皇帝吸取数朝兴亡的教训,先后设内阁和军机处,其中军机处发展为皇帝专制的极端产物。

明初尚设有丞相,自从胡惟庸涉嫌谋反被处死之后,朱元璋便不再设丞相之位,惟恐大臣专权,威胁社稷根本,遗害天下苍生。但以一人之力,日理万机,也实在不堪其苦。无奈,朱元璋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等大学士,作为顾问,帮助处理政事。

朱棣即位后不愿信任前朝旧臣,在明太祖的基础上专设内阁,备有大学士数名,任用亲信佐理政务,与外朝的六部相抗衡。内阁大学士核签奏章,票拟敕旨,讲论经史,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其本身官阶不过五品,远在各部尚书、侍郎之下,资望亦甚浅薄。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地位日益尊崇,入阁学士均出身翰林,且兼任各部尚书或侍郎,加官至一品,事实与宰相无异,六部尚书也得俯首听命。因此,才有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以大学士身份主理朝政十年,又有奸相严嵩飞扬跋扈,荣极一时,不可一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