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贯通古今、熔铸百家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始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资治通鉴》(图20),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书从周成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全书分为294卷,用300多万字,写出了1362年的历史,文字简练,记事周详,在当时来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史巨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u速〕水乡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享年68岁。死时被追赠为“温国公”,谥号“文正”,所以后代学者称他为“司马温公”或者“司马文正公”。他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20岁中进士。以后在朝廷中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守旧派的官僚纷纷表示反对,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因政见不合,遭到排挤,后来退居洛阳,专心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应召入京,担任宰相,主持政事,在短短几个月里,他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他自己也在这一年九月病死。他一生著作很多,流传至今的有《稽古录》、《涑水纪闻》、《传家集》等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资治通鉴》。

图20 《资治通鉴》,宋绍兴三年刻本

司马光从小就特别喜好史学,做官以后,也从来没有间断过研究历史。当时读书十分困难,许多历史书籍在民间很难找到。而且,我国的历史学发展到宋代,已经是著作浩繁,光是纪传体的“正史”,篇幅就多达1500多卷。一般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很难把这样大篇幅的历史书读完,更不要说精通了。面临北宋中期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司马光希望通过编写历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为封建统治者提供简明扼要的历史借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