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中国早期的编年史——《春秋》、《左传》及其他 第三节 《汉纪》和《后汉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先秦时期的史书基本上都是编年体。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问世创立了纪传体之后,班固以后的史学家纷纷模仿其体例。纪传体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正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史通·二体篇》)。它体例完备,记叙全面,包罗宏富,而且以本纪为纲,如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以帝王为中心的政治现实。因此,纪传体取代编年体成了汉唐时期史书撰著的主流。

图19 《春秋左传正义》,宋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

东汉末年,汉献帝因为《汉书》篇幅太多,不便阅读,命令荀悦按照《左传》的体例,删略《汉书》。荀悦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开始,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用了两年多时间,将80余万字的《汉书》改编缩写为18万余字的《汉纪》。文字削减4/5,而西汉一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都很有条理地记述下来了,因而得到“辞约事详”的称赞。全书30卷,按帝王先后分为12纪,而以王莽之事附于平帝纪后,共叙事231年。荀悦不仅按年月编排史事,还运用类比的方法,把同类的人或事联系起来记载,使有些人物、有些无法确定年月的史事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等,在书中得到适当的记叙。为了帮助统治者了解“天人之际,事物之宜”,荀悦十分重视论赞。全书“荀悦曰”近40则,长短不一,写法灵活,因事而发,不拘一格,累计约10000多字,占全书篇幅的1/18,均为荀悦的精心之作。《汉纪》组织严密,文辞简约,是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它的产生,使冷落了相当一个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开始恢复了生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