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正规书籍的产生与历代书籍的创作 第一节 正规书籍的产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前边说过了,所谓正规书籍,是指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书写、刻、印在一定形式材料上的著作物。用这个尺度来衡量我国正规书籍的产生,就有如下的说法了。《尚书》伪孔《序》,自然不是真的出自西汉初年孔安国之手,但也不会晚于东晋的梅赜〔ze 则〕。这篇序文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好像中国典籍早在伏羲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这很不可信。这篇序文还具体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zhuanxu 专需〕、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照这个说法,则早在三皇五帝的原始社会中国就产生了正规书籍。而这在实际上则是不可能的。 伪孔《序》继续补充说:“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传世立教。”这又说明经过孔子的研究整理,三皇五帝时的书已失去原貌,而流传下来的则都是经过孔子润色加工的。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以前,中国的确是已经产生了正规的书籍。《尚书·多士篇》中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段话讲的意思是,当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成功之后,要把殷代部分遗民朝西部迁移。遗民不解其义,牢骚满腹,议论纷纷。于是周公出来训话,说是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先人是有册书典籍的,那里边阐述了殷革夏命的道理。现在殷朝已被推翻,也是天命革殷,同殷革夏命时的道理一样。希望你们不要违抗天命,服从迁移。这段话如果作这种解释是对的,则亦证明殷朝前期已经产生了正规书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