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攀向古代方志的峰巅 第一节 走在稳步发展的路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元明清三朝,我国地方志在封建政府的推动下稳步前进,走向它的鼎盛时代。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管辖着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土。为了建立稳固的统治,以蒙古贵族入主中原的忽必烈大力推行“汉法”,继承了前朝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编纂地方志。

据统计,现在可以考见名称的元代方志有200种左右。这个数字虽然少于南宋,但考虑到元朝历史不到100年,可以说它的成绩比前朝毫不逊色。而且南宋的志书局限在长江以南,到了元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志书的分布才重新扩展到北方。

随着“省”的设立,元代出现了我国的第一批省志。见于记载的,有《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元辽阳行省统辖东北地区)等,都是在元朝建立之初的二三十年间,奉中央政府之命编修的。完成后马上呈报,没有刊刻,结果都没有逃出佚亡的命运。

现在还能见到的元代区域性方志总共只有十几种,多数都深受后人的赞赏。

元代的志书比较注意纪实,编纂者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记载惟恐不细不详。对于后世的研究者来说,这种做法当然十分受欢迎。例如元初徐硕的《(至元)嘉禾志》(浙江嘉兴),一共32卷,“碑碣”一门占了11卷,从三国到南宋,只要是石刻文字都尽量收罗,其中有许多是一般人没见过没听说过的。仅这一部分,就为研究历史、研究人物、研究古文物保存了一大批有用的资料。袁桷〔jue绝〕的《(延祐)四明志》(浙江宁波),“赋役考”下列了33个子目,其记载之细致可以想见。元末的李好文,曾两次在陕西担任重要职务。他关心民间疾苦,凡经过的山川、城邑,必定要实地查访考察。他认为“泾渠之利”和百姓的衣食相关,所以特别重视水利。他的《(至正)长安志图》(陕西西安),又称为《长安图记》,一共两卷,一卷记述长安宫阙、陵寝、坊市、古迹等的沿革,另一卷专记水利,从先秦的郑国渠讲起,历叙各泾渠的变迁、洪堰制度、用水则例、屯田的设立等等,分析水利和水害,并配有详备明晰的泾渠总图和灌溉图(图5),以特色鲜明和切合实用备受称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