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由图经到地方志 第三节 瓜熟蒂落——地方志的成熟和定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图经到北宋进入了它最繁荣的时期。现知北宋图经的数量大大超过隋唐。宋代将天下分为一府(首都开封府)十八路。南宋初史学家郑樵所著的《通志》,在《艺文略》“图经”条下,载有北宋图经的目录,一共1433卷,一府十八路的图经都是齐全的。

在我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学术空气比较自由活泼的时期,私人不得编史修志的禁令早已被突破。同时,经过隋唐五代几百年的编图经用图经,社会上下对图经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但一些有文化有抱负的地方官,开始将修志作为一项地方文化事业来对待,而且许多文人学士认识到志书是一种很好的著作形式,通过它,可以向政府、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学术见解,既能影响当代,又可以传之后世,所以愿意将他们的学识和才能贡献给地方志事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北宋的图经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质量上有了重大突破,从内容到体例都在从早期图经的旧框框中摆脱出来。

图经在质量上的突破,突出地表现在它开始挣脱古地理书传统范围的束缚,大量增加了历史和社会的内容,逐渐向兼记史地、统合古今的正式地方志过渡。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是体现这一转变的名著。

乐史是抚州宜黄(江西宜黄)人,一生志在研究历史地理。他曾长期担任史馆编修,得以阅读皇家档案和藏书,又做过多年地方官,获得很多亲身感受。《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全国总志,原有200卷,现存192卷。它的书名一语双关,既说明这部书编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又表示对宋朝大一统“太平盛世”的赞颂。乐史在这部书中,除保留传统的地理类目外,增设了姓氏、人物、风俗等类;由人物又扩充到官爵、诗词、杂事;不仅参考了过去的地志、图经,对于正史、杂史以至小说笔记中的材料,只要靠得住,也都尽量采取,从而大大扩充了志书的容量。过去也有个别志书记载过人物或歌谣,那只是偶尔的昙花一现,不能形成普遍的气候。《太平寰宇记》却能将多方面的内容融会贯通,合理地综合组织起来,从此确立了历史、人物、艺文在志书中的地位,为以后修志树立了史、地、人、文并重的范例。《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它说:“后来方志必列入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显然认为它是方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