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发展的“马鞍形”——汉唐的商业 第一节 汉唐商业的概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秦汉至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自秦统一全国后,经两汉,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维持了近四个半世纪,商业有较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分裂割据的时代,360年内商业出现逆转现象。到隋唐重新统一中国,三个多世纪中,社会经济又由恢复到发展,商业再迈开前进的步伐。上升→下降→再上升,发展恰呈马鞍形。在这里就让我们来追寻一下这1100多年间商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吧。

《史记·货殖列传》对西汉前期商业的发展有一段描述:“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盐铁论·力耕》中也说:“自京师(长安)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可见商业的繁荣景象,保持并发展了战国以来商品交换活跃的势头。西汉末人口已达6000万,三倍于战国之世,商品流通的规模自然有相应的扩大。

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商业之所以比战国又前进一步,根本原因是战国以来个体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秦末受挫,西汉前期又复苏)和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生产量增长,从而商品量持续增长。而国家的统一——自秦以来,通关塞、修驰道、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与战国时七雄分立的局面相比,又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秦始皇不收关税的政策,进入汉代仍承袭下来。西汉政府并进一步放宽政策,开放山泽之利,取消秦时的盐铁官营,给商人以更为广阔的活动场所。再加汉代按人计征的算赋、口赋、更赋都收货币,农民须多多出售产品,换钱缴赋。这就使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主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某些地区出现了一定数量专门以出售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如“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楸〔qiu秋〕,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千亩卮〔zhi知,可做胭脂〕茜〔qian欠,茜草,根可做红色染料〕”、“千畦姜韭”等(《史记·货殖列传》),这些都增加了市场上流转的商品品种,并为手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