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专家论道 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欧高敦

从纽约、伦敦到悉尼,世界各地中餐馆的餐桌上都会有青岛啤酒。可是直到今天,除青岛啤酒以外,没有几个中国品牌真正走出了中国。在消费者心目中,这个牌子并没有太多内在特色或情感内涵,而只是酒瓶上的一个中国名字。然而,过去十年间,借助大量电视广告,中国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品牌。许多企业领袖把品牌的国际化视为其广泛的全球化战略之组成部分。另外,联想和TCL等在国际上不仅收购企业,也在收购品牌。收购品牌后,他们还要培育、开发这些品牌,为其投资赢得回报。

尽管中国很多首席营销官(如果设有此职位的话)与其高层同事们志向远大,胸怀全球,但同时并不知道如何起步。和十年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一样,这些企业还尚未找到一个文化“锚点”,使它们得以摆脱对品牌建设投资不明智的选择,无论是近期经济回报,还是长期品牌塑造。中国一些较早涉足国际运营的企业,大都低估了在海外品牌建设的风险,而只是套用其在国内的品牌经营经验,边试边改。他们以为,错误印象可以通过改变广告内容,或是换一种媒体,就可以迅速纠正。恰恰相反,通常情况是,如果第一印象不尽人意,营销定位又前后不一,在潜在的消费者心目中只会是雪上加霜。

比如,中国某公司的销售对象是大型国际企业。该公司经常做行业活动的主要赞助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品牌知名度。无奈其主题发言效果不佳,未能让听众产生共鸣,且因过度夸大公司能力,最终给顾客的印象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个例子,中国某大公司在欧洲印发了平面广告,可是由中方提供的翻译材料非常蹩脚,且只留了一个中国的电话号码。令人可气的是,按这个号码打过去,电话接听者还只会说中文。虽然这家公司了解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但第一印象已难以消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