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上篇 总裁检讨书 第二章 战略检讨 鹰的重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李东生

检讨背景:

2005年,台湾《天下》杂志做了一期叫“转型”的专题,在该期杂志的卷首语中,作者用《老鹰求生法则》作为标题,以老鹰40岁时换毛以求重生为寓意,形容台湾企业已处于转型期。李东生有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无从知晓,但在2006年7月,他以一篇《鹰的重生》之铭文,让中国企业界为之动容。在不知不觉中,李东生与他的TCL集团不经意也来到了转型的生死攸关时刻,便如同武林高手冲“任督”二脉一般,过则一日千里,滞则前功尽弃,偏生在彼时彼刻,李东生的TCL1处于进退维谷间,20年发展尽系国际化一役。

就在2005年,以TCL收购法国汤姆逊,联想收购IBMPC事业部为标志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浪潮汹涌而至,一时间举国沸腾,联想与TCL尽享无上荣耀。但所有的光环在岁月的洗礼中铅华退去,国际化战略在2006年露出残酷的一面:收购之时,李东生曾许下“18个月扭亏”的豪言,但此语终成东逝水:

TCL移动尽管实现扭转,却几乎丢掉了大半国内江山;2006年上半年年报出炉时,中国公司界再次沸腾,只是这次是为TCL半年巨亏7.38亿元人民币而感到讶异。

面对此情此景,李东生曾经的豪言壮志为沉思所代替,他先是作了《鹰的重生》一文以表自己反思之意,接着又带领着集团高管重走长征路,到延安“寻根”;他重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告诫员工,“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他承认,TCL完成国际化的时间还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意识到:“问题在我们企业内部一直存在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使这些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在我们企业的发展中迟早是必须解决的。”为此,他痛下决心,开除了跟随他多年的老臣子袁信成、郑传烈、胡秋生、吕忠丽等,引进新鲜血液。2006年9月,TCL宣布欧洲重组方案,有媒体称之为“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