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学会妥协--理性务实的中美领导人 毛泽东的决策使志愿军多付出十几万生命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专家说,第二、三次战役,将美国人打到了三八线,当时美国人想和谈,但毛泽东拒绝了。这一拒绝,使中国军队付出了多牺牲十几万人生命的代价,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伤亡人数的70%,多打了两年,而取得的结果同样是三八线停战。因此,他们认为:毛泽东的决策是不当乃至错误的。

其实,这种认识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也是幼稚的理论推演。因为它不符合认识论的原理。

当时,毛泽东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决策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决策出兵之时,毛泽东对朝鲜地理及战局,基本上不太了解。对美国,虽然知道它是世界老大,知道美国军队是世界老大,但到底有多大多强,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将领并没有多少实质性认识。

也就是说,在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起来时,对美国军队及其作战能力、装备、战法,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一样,都没有多少了解。

所以,毛泽东的抗美援朝决策,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讲,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其实,毛泽东是在战争中了解对手的,是在知己但不知彼中决策这场战争的。

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与对手作战,一交手,很顺利;二交手,很顺利,打得美国人想停下来。

根据认识论原理,毛泽东当然认为在顺利的情况下不能停下来,可以越过三八线将美国人赶出朝鲜了。

经过第三、四、五次战役较量,毛泽东基本上摸清了美国的实力,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现代化水平的高度和能力,认识到志愿军凭自身力量,很难达到将美国人赶出朝鲜的终极目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