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学会妥协--理性务实的中美领导人 方法论大师毛泽东作决策的惯用方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其实,决定和谈之前,毛泽东已经开始准备作战略调整。

1951年5月下旬,正是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打得非常激烈的时候。毛泽东作出了一项似乎反逻辑的决策:将正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第39军军长吴信泉、第40军军长温玉成、第42军军长吴瑞林、第38军政委刘西元(军长梁兴初因病未参加)召集回国,汇报战况。

这几个人,都是第一批出国赴朝作战的军队的首长,个顶个都是扛硬活的。

撇下激烈战事不管,将正在朝鲜战场作战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召集到后方商谈,不管是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来没有这么干过。且,这也不符合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就在第二次战役打响的当口,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也曾干过诸这样的事儿。他放下战事不管,召集将领们到远在日本的东京开会,商讨战事,被将领们恨得牙根直痒痒——是啊,前方快要崩盘了,后方却在开什么鸟会,等会开完,黄花菜都凉了。甚至连小报记者都笑话,称“这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会议”。

战略家毛泽东这么干,他到底怎么了?

形式相似,内核不同。

其实是毛泽东感到,仗打到这个份上,战局出乎预料(第三、第四次战役),该进行战略调整了。

战略比战术更重要。

思路比操作更重要。

这,正是毛泽东这么决策的原因之所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