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一、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几个特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新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人民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十几块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史学界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不够重视,因而缺乏深入的研究。笔者将在本文中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说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起到的独特作用。

一、积极开展兵运工作,通过兵运工作打下创建红色武装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创建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开展兵运工作,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军事骨干,为创建红色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先对比较著名的根据地的军事骨干进行一些分析。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起义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湖南平江、浏阳和湖北崇阳、通城的农军,江西安源的煤矿工人。上井冈山后,又有袁文才、王佐的绿林武装加入。再后来又有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上井冈山会师。可以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骨干主体来自原国民革命军和两湖尤其是湖南的农民运动骨干分子,少量来自工人和绿林武装。再看鄂豫皖根据地,最初是中共黄麻特委组织的黄安、麻城农民自卫军举行起义,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上黄陂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发展起来的。方志敏等建立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领导弋阳、横峰地区的农民起义,建立革命武装和政权发展起来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等领导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起义,与韦拔群领导的左右江农军结合建立起来的。从上述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些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在北伐战争经过的地方,是工农运动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农民运动开展得比较猛烈的地区,军事骨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原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其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和骨干,其三,进人革命队伍经过改造的绿林武装首领。地处我国西北的陕甘两省,与上述党在南方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省份党的力量、所掌握的武装、群众的觉悟程度以及敌人方面的情况等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从事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上也有着很大不同。其军事骨干主要来自兵运工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