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酝酿的时代(1986—1994) 第四章 诞生前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93年12月,周成建突发奇想,用料160余米,耗时一个月制作了衣长4.64米、胸围5.4米的巨型风雪衣,中央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了8分钟,并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周成建也因此被称为“风雪衣大王”。

不久之后,一家专卖店在温州五马街开业,整条街道铺上了巨型红地毯。毫无疑问,这一事件照旧引发轰动,主导者还是那个爱出点子的裁缝——周成建。

品牌的欢乐

1993年,温州第一个提出了“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口号,并制定了“358质量工程”,即从1993年开始,用3年,使温州主要产品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5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年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质量意识潜入企业文化,雅戈尔一件衬衫要经过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少于4—12条细则要求,从领头、口袋、袖子、扣眼到门襟里襟,其左右对称皆限定在1-2毫米之内。

此时,很多企业还在数量上发展,结果是痛苦的产品积压。

受此启发,有的商贩一方面提高衣服的质量,另一方面引入时装设计理念。

那一年,有了设计概念的裁缝们真正赚到了钱。这种做法暗合了当时的时尚潮流,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对名牌崇拜成为品位的表现。

在当时温州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五马街上,汇集了当时国内比较流行的服装款式。这一天,周成建在街上逛,突然发现一个事实:一些质地和做工都不怎么样的服装,仅仅因为衣领后面多了一个小标签,价格竟然比自己一针一线精心缝制出来的衣服高出好几倍。他一口气走完整条五马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个不起眼的小标签就是钱。在这天下午,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