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篇 军训岁月 我的远征之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振文(中国驻印军通讯团士兵)

1927年4月我出生在毕节。毕节地属贵阳,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处,黔西北的大门,这本是一座僻静、古朴的小城。但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也打破了这偏远小城的宁静。涌向大西南的仁人志士、四面八方流亡来毕节的难民,用字字血泪控诉着日寇的罪行,而一首首充满力量的抗日歌曲,更唱得我们这些少年娃娃心潮澎湃。从《热血歌》、《黄水谣》到《保卫大西南》、《八百壮士》……首首我都唱得热泪盈眶,也正是在这歌声的感召里,我这个15岁的少年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1942年,我从毕节一小毕业。暑期,恰逢军政部通讯兵三团军士训练大队来毕节招收无线电报务员,我就报名了。而这次招收,也开了毕节招学生当兵的先河。我们先到贵阳受训,毕节离贵阳两百多公里,全靠步行,在那里集训了三个月后,就开赴了昆明。到了昆明,我们与来自四川隆昌的通六团合编,以通六团军官为基干,整编为独立通三营。随后,从巫家坝机场起飞,空运印度,编入中国驻印军。

从印度汀江下飞机,先坐火车,后换乘轮船,再上火车,历时几天于1942年的11月到达了位于印度腹地的兰姆伽军事训练基地。

抗战时期的兵源是以壮丁为主,大多数都是文盲,而我们通讯三营全是学生兵合编而成。学生当兵在当时是新鲜事,所以,我们在军中也颇受欢迎。毕竟,有知识有文化就是一种力量。当时,我们的一个排长,成都军校17期毕业生,就把一个英国人在香港陷落后写的歌《再会吧,香港》改名为《再会吧,祖国》,重新填词在军营中教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