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张卓元 巨笔如山,参与起草国家“十五”计划 与厉以宁对阵,论述“通货膨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张卓元个头较高,面目清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曾有人把他比成戏曲片中弱不禁风的江南才子。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温和的性格正与他“稳健改革派”的学术风格相得益彰。

在有人把他称作“稳健改革派”的同时,也有人把他归为刘国光的“宽松派”。但张卓元不同意“宽松派”的说法。他说,我主张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刘国光他们是一个思路。他认为把刘国光称之为“稳健改革派”似乎更贴切,因为“稳健改革派”要比“宽松派”内涵丰富得多,概念也严谨得多。

1990年,张卓元在《我的经济观》一书中更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稳健”的观点。他认为,90年代,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要在80年代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使经济转入良性循环。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一方面,经济要在稳定中求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而又稳妥地逐步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这样就能使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这也是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他同时认为,通货膨胀不能带来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界就出现了大争论。有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用通货膨胀来刺激和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从理论上阐述了通货膨胀的经济作用。他说:“从总量上看,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可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出发,摆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一项任务是:学会在‘需求略大于供给’的环境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学会在‘需求略大于供给’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意味着不仅不必为经济中出现的‘财政支出略大于收入’‘信贷支出略大于收入’‘物价较缓慢上涨’‘货币供应量稍大’等等情况感到忧虑,而且要利用这种‘略大’的形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力求在不断提高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水平上使经济和社会趋于协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