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最后的大师 第四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在医院因抢救无效,平静辞世,终年79岁。

按有关方面要求,叶企孙逝世的消息,所有报刊均不予刊登。即使是今天,若查阅叶企孙的生平,也只寥寥几字而已:“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男,汉族,物理学家,教育家,上海人。”

即使是这样几个字的评价,也已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因为叶企孙原本是被社会抛弃的人,遗忘是这个时代对他的馈赠。

但是,叶企孙无怨无悔。他以自己一生的实践,证明了科学救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在完全忘掉生死荣辱的情况下,科学救国的思想会放射出奇异的绚丽光华。这条道路是漫长的。以尖端科学中的标志性成果原子弹爆炸成功和卫星上天为例,其主创人员王淦昌、邓稼先、姚桐斌、钱三强、郭永怀、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程开甲、彭桓武等23位“两弹一星”功臣,他们大部分都是叶企孙的弟子。从叶企孙1925年开创清华物理系培养科技人才始,到1964年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上天,其间共走过45年历程。1986年叶企孙逝世9年之后,由他的弟子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上书党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这就是我国著名“863计划”,它对我国的生物、航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我国直接从事“863计划”的科学家已达两万人,一大批青年科学家也从中脱颖而出,它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后备力量……叶企孙先生终于借助自己的学生完成了他科学救国的夙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当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这棵科学大树生长的每圈年轮里,都会发现叶企孙和他的弟子们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从叶企孙当年的希冀到今天愿望的蔚然达成,从完成时间上计算,真可谓百年大业,称得上是一个世纪的接力长跑。“科学救国”的实现,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有赖于一个前仆后继的集体。这个集体排斥个人化,私人化,这个集体里的成员血管里始终流淌着沸腾的血。他们目光远大,能穿透一个世纪的迷雾,目标一旦确定就坚定不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艰辛备尝却无怨无悔。他们从不知奢华为何物,视富贵如浮云,粪土人间万户侯。他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终极服务目标,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叶企孙先生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