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特种研究事业 第二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特种研究事业除了科学和技术上的意义外,还有一层“为国储才”的深义。在这方面,叶企孙所作的贡献应该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和他同代的科学家或教育家里,或许有人比他名声显赫,或许有人比他学问高深,或许有人比他位高权重,但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提掖那么多方面的科技人才。他以一个科学家和教育家的眼光,站在国家与民族的峰峦之上,默默无闻地甘当人梯。

叶企孙与任之恭、戴振铎、陈芳允等人的故事

20世纪,我国最早研究无线电技术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叶企孙的弟子冯秉铨,一个是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来清华的孟昭英,被当时的无线电学界称为“南冯北孟”。继之而起的是任之恭先生。

任之恭是清华学校1926年毕业生,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学习,后入哈佛大学物理系攻无线电专业,1931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之恭被山东大学聘去,讲授近代物理、光的电磁理论和初等量子化等课程。

叶企孙当然知道无线电学科对中国的意义。在他主持的第一阶段招考留学生时,就设立了“仪器及真空管制造门”专业。选送就学的蒋保增、吕保准、洪朝生学成回国后为新中国的无线电事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叶企孙当然也知道任之恭的价值。为了给任之恭一个更大的舞台,让他发挥更大作用,以培养出更多的无线电人才,他力邀任之恭加盟清华物理系。他趁任之恭参加学术会议的当儿,专门约见他,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任之恭也曾受过叶企孙先生很大影响,1925年秋季,任之恭曾经听过叶先生的一次演讲,叶先生当时预言,“波动力学”将是未来理论物理的主要动力。这是当时人们闻所未闻的一种假说,而叶先生在演说时已清晰地把波动力的特征和存在的理论依据画出了一个大致轮廓。之后,西方科学家薛定谔发表这方面的论文时,已是1925年。任之恭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叶企孙能那么早预见到事态的发展呢?”也正是叶企孙的这次讲演,启发任之恭作出了向无线电学攀登的决定。如今,他见恩师如此器重自己,便欣然应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