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以退为进:十里洋场的斗争 一、在周公馆“评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自周恩来到上海后,郭沫若、沈钧儒、马叙伦、黄炎培等老朋友几乎天天来周公馆叙谈。

在客厅里,大家不分彼此,没有拘束地围着坐成一圈。

见人到得差不多了,周恩来就依在梅园新村的惯例让外事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给大家“评报”。

所谓“评报”,当然不是简单地读报纸,而是围绕国内外舆论关注的大事边说边议地读报,读的报纸也多是外国英文报刊。这是因为,在国民党对新闻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只有国外的媒体报道还算客观一些。读报时,写消息的记者是谁,读报入都要给一一介绍清楚。有时,连当时有什么有影响的外国人士过往上海、南京,周恩来也要求介绍清楚。

评报是周恩来与民主人士及朋友们思想交流的好形式。当国共在某地激战时,有时有人就劝共产党干脆主动“放弃”。当共产党主动放弃某地时,也有人以为共产党军队顶不住了。甚至认为共产党军队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而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战略方针,不过是“战败”的遁词。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评报过程中,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使他们得到了提高和解决。

及时了解掌握、归纳国外,尤其是美国、苏联舆论的动向,这些是外事委对外联络组的一项重要任务。

南京局外事委员会由周恩来为书记,廖承志、王炳南为副书记。

在上海,这项具体工作由乔冠华、龚澎、陈家康负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