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风云变幻:坚持逼蒋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陶行知之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后,京沪一带纷纷传闻:下一个就轮到陶行知了。

但陶行知没有被吓倒,仍然四处奔走,在许多公开场合发表和平民主的演说,疾呼中国需要永久的和平,要用人民的力量反对独裁、制止内战。针对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他说:“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感召一万个人来顶补。”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为了避开特务的骚扰,他不得不经常变换住址,借居友人家。翦伯赞、郭沫若和与他接触的中共地下工作者都提醒他多加提防,他爽朗一笑说:“我这是等着第三枪呢!”

7月25日,周恩来原定于中午12时15分在周公馆接待外国记者,并准备下午从上海赶回到南京。

当记者们陆续聚集在周公馆时,突然一位民盟的联络员走进门对周恩来说:“陶行知病危!”

“陶先生现在哪里?怎么回事!”

“陶先生还在他隐居的住处,据说是突发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

遽闻噩耗,周恩来非常悲痛,立即安排陈家康代表他接待记者,自己与邓颖超一起立即乘车前往探望。一路上,他心情非常沉重,不断催促司机把车开快一点。

他的眼前总是闪现着陶行知的形象。

陶行知1891年出生,安徽省歙县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0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于事。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0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同时,他还运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营救遭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朋友。1936年2月,他与中共合作创办了党所领导的外围组织国难教育社,任理事长。抗战期间,他在重庆自筹资金创办了育才学校,1945年又办了社会大学。当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