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战国时代 公元前四世纪 三〇年代(前三七〇—前三六一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战国时代齐国赏即墨城主,烹阿邑城主。公叔痤临终推荐公孙鞅。秦国颁布招贤令。公孙鞅奔秦。东西方世界迦太基人进攻叙拉古。罗马共和国元老院通过《李锡尼法案》(罗马宪法)。

公元前三七〇年(辛亥)

周烈王六年 魏惠王元年 鲁共公七年 韩懿侯元年 秦献公十五年 赵成侯五年 宋辟公三年 燕桓公三年 楚肃王十一年 卫声公三年 齐桓公八年

1、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国君(四任)田因齐,前往洛阳(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晋见周王国(首都洛阳)国王(四十任烈王)姬喜。此时,周王国衰弱不堪,封国国君们早把它忘到脑后,田因齐突然有此举动,各封国大感惊讶,认为是他贤明之处。(齐国本年仍是三任国君桓公田午在位,原记载有误。)

柏杨曰:

齐国国君田因齐突然晋谒那个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的周王国国王,是一种政治手段,用以发人思古的幽情,提高自己的形象。各封国赞扬他高明,在意料之中。但赞扬他贤明,便太离谱。

司马光原文是:“齐威王来朝……天下以此益贤威王。”事实上,田因齐先生要到三十六年后的前三三四年,才宣布称王。本年(前三七〇年)的身份,仍不过一个封国国君而已。根据我们的正名主义:“是什么就是什么。”此时压根不能说他就是国王。提前称呼官衔,是中国传统史书最使人困扰的特点之一,读起来好像掉到云雾之中。仅以这项记事而论,封国国君跟王国的国王,距离相差十万里。既不知道“威王”在哪里?更不知道“威王”在何方?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东西时,传统史学家却硬说有这种东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