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知性散文 不朽与成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唐朝的诗人之中,杜牧的成就当然不能比肩李白、杜甫,但是他的好几首七绝,李白、杜甫也未必写得出来。其中《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我的最爱,小时候一读就已倾心,直到现在。若问我什么原因,却又说不出来,只直觉诗境自远而近,远景空阔,近景透明,到了诗末,更有余音袅袅。以“隐隐”、“迢迢”的双叠起句,更以“尽”呼应“隐隐”,以“凋”、“桥”、“教”、“箫”再三呼应“迢迢”,韵感十分充沛。小时候读唐诗,不耐烦细看注解。二十四桥究竟是哪二十四座呢,不少版本都详列了出来,令人扫兴极了。知道了那么多桥名,对诗意有什么帮助呢?七年前我在扬州游瘦西湖,当地人才告诉我,所谓二十四桥其实只是一座桥,就叫“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我听后大失所望。小时初读,还以为真有二十四座桥,月色无边,桥影遥遥相接,每座桥上有一美人,在风流的韩判官调教之下,箫声此起彼落,呼应有致,凌波而来呢。原来桥仅一座,玉人却有二十四位,当然全是歌伎,也就是“楚腰纤细”的青楼中人,而所谓“玉人”也可以是称判官而已。

不过,诗意虽然如此迷离,意境却是极其美的。就像“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样,有一种迷幻不定之美。说来说去,真正的赢家还是韩绰,在月色箫声之中,他的风流形象一直传到今天。他,不朽了,美名永不磨灭。不过他的不朽并不等于成名。成名的是杜牧,但韩绰跟着不朽。常人要不朽,绝非易事,但诗人的朋友什么都不必做,就可以随着诗人传后。天下竟有这么上算的事情。可是,同样列名于名诗,也不一定总是这么风光。例如綦毋潜,虽然上了《唐诗三百首》的篇名:《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不管王维写得多么委婉,却再也摆不脱“落第生”的负面印象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