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译者后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六十年代初,美国一度出现小说形式危机的论调,认为古往今来的作家已把小说形式用尽,不可能再有什么突破性发展。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于一九六二年出版后,著名女作家玛丽·麦卡锡当即赞扬这部小说为“本世纪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并以此为依据驳斥了上述说法。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称它是一部才华横溢的拼合起来的小说,并把《微暗的火》与纳博科夫另一部小说《防守》收在他的《现代小说:九十九本佳作》一书中。

这部小说的结构确实十分奇特,全书是以“前言”、“诗篇”、“评注”和“索引”四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九百九十九行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后一部分则是对长诗所做的繁琐注释,“前言”和“索引”也纯属虚构。纳博科夫的意图是要读者与作者合作,通过反复对照阅读,自行在头脑中构成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

纳博科夫曾把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英文。他一向反对附庸风雅的意译,主张直译,并靠注解来阐释,因此该诗译成后竟达四大卷两千页,译文仅占二百〇八页,其他均为注释,工程可谓浩大。因此可以说他写《微暗的火》无疑是在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过程中产生灵感而写的。纳博科夫又熟谙英国文学。十八世纪英国诗人蒲柏曾写过一部《群愚史诗》,对批评他的人进行讽刺,全诗以英雄双韵体写成四章,并附带一名虚构的评论家所作的古怪注释以及一个令人发噱的索引(实为对自我中心的学者炫耀学识所作的滑稽模仿)。纳氏在写《微暗的火》时,显然也受到蒲柏这部著作的影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