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世纪之末(1991年~2004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91年

凯南依然对自己的成就引以为傲,甚至当他因自身影响力有限而绝望的时候也是如此。他批评说对伊战争不仅毫无必要,还侵占了恢复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亟需的资源和精力。尽管如此,美国军事实力的展现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人们所期望的恰恰相反,对苏联的解体,凯南几乎完全保持了沉默。

1月15日,普林斯顿

今天是1月15日,也是联合国对伊拉克最后通牒届满的日子,布什先生接受全权委托,有权在他认为适宜的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发动战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布什先生将会在未来几小时或者几天内的某个时刻,将我们带入一场毫无必要的冒险当中,我们的精力和资源必然会被占用好几个月——如果不是几年的话。而我们看不到甚至也无法想象这样的战争到最后能有好结果。

冷战真正结束不过一年多时间,我们就以战争终结了本应大加利用的发展休整期,我们本该借这个机会恢复几近枯竭的财政和濒临崩溃的经济。

人们可能想知道,究竟有没有比当下美国社会潜意识里普遍存在的绝望情绪更严重、更不可思议的错误。这个答案超级简单。大多数美国公众已经丧失了本能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国会也丧失了本能的冲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在让人压抑的整个事件中,唯一的亮点就是国会表现出的崇高品质,他们对发动战争提出质疑,他们权衡利弊,并庄重严肃地集中讨论了是否应该赋予总统发动并推进战争的权力)。不,这种匪夷所思的冲动只反映了总统个人不可一世的心态。在我看来,这是两种因素的结果:其一,我们不幸地卷入了部分地区(现在被称为中东,其实这是一个地理概念的误用)的麻烦当中,这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渐形成的;其二,认为美国的武力足以解决任何国际问题,足以为任何一位运用它的总统的政治声誉做担保,这种信念已经通过错误的冷战观念深深根植于美国人心中,随后又被里根政府大大强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