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本体与空性 理性不能抵达真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神秘的并非世界为何如此,而乃世界竟然如是。

——维特根斯坦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

——《大方广佛华严经》

周:我的博士论文是研究尼采的。尼采思想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思想中有相当一部分印证了佛教的真理。西方哲学探究世界真相的途径是形而上学,就是探究有形事物背后的无形的东西,可变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认为我们看到的现象世界是虚幻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哲学的使命就是要找到这个本体。尼采对这个思路做了系统的批判。其实这个批判是从康德开始的,康德指出,人类不可能脱离固有的认识能力去认识事物,因此所认识到的永远是现象,不可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体世界。这在西方哲学中是一个革命性的看法,所以康德被称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到尼采就更进一步,指出现象背后并没有一个本体世界。最有意思的是,他论证了这个本体或实体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首先错误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为它设定了一个不变的实体即“我”,而本体概念其实就是把这个“我”外推到世界的产物。他的这个观点和佛教的“无我”“无自性”非常一致,但是比佛教晚了两千年。

济:我最近和科技大学的朱清时校长交流过。朱校长随南怀瑾学习禅修多年,一直在探索佛学,他曾写过一篇《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认为现在的科学发现正在不断接近佛学对世界的认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