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哲学与宗教 佛教流传中的两个误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周: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似乎遭遇了一个悖论。比如汉传佛教的八个宗派,就净土宗和禅宗比较流行,你也多次讲到这个问题,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简化,但缺少对闻思正见的重视。其他宗派比较哲学化,但缺少修行的部分。那么,修行和哲学之间是不是很难兼顾?佛教本身好像有这个问题。

济:佛教本身没有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宗派或法门来说,应该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汉传佛教八大宗派虽然各有侧重,有的偏重教理,如唯识、华严;有的偏重实修,如禅宗、净宗。但不能说,偏重教理的就没有实修,偏重实修的就不讲教理。它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流弊。

周:具体情形是怎样的?

济:佛教在隋唐时期高僧辈出,人才济济,所以一些宗派的修学往往起点过高。宋元以降,佛教一路衰落,也是伴随中国文化的衰落。尤其是明清之后,学佛者的总体素质很难继承如此博大的思想及高深的修法。久而久之,这些宗派就变得难以为继。佛教有句话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为法尔如是,有没有人修行都是这样,但它在世间的弘扬,必须靠实证和传播才能得以延续。相对来说,禅宗和净土看似比较简单,就逐渐成为学人的首选。但我们要知道,这种简单只是表面上的简单,你真要去领会它并不容易。且不说禅宗是直截了当的“向上一着”,就是净土法门,连玄奘三藏都称之为“极难信之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