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在乡村的命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保甲制作为一种乡村制度,应该说起始于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开阡陌,编什伍,实行连坐制,虽然没有保甲之名,但已具后世保甲之实。作为一种打破乡里宗法和道义温情规矩及氛围的措施,商鞅的制度是将严刑峻法施行于社会最下层,本质上是将军事制度施用于民间。我们将要阐述的国民党的保甲制度,其初衷与商鞅是一致的,可以说深得商鞅的三昧。

但是,商鞅虽然已经将保甲的精髓付诸实践,却偏偏没有想出保甲这个概念,保甲之名的发明,应归功于中国历史另一个大大有名的变法者王安石。但是,当年王安石的所谓保甲,跟后来国民党实行的,以及在我们的常识中所讲的保甲仍然不是一回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保甲制,其中的“保”是以家户为基础的乡村编制,十家为一保,上面还有大保和都保,而“甲”却不像后来那样是保以下的单位,而是以保丁为基础的另一种与保平行的编制,实际上属于另一种“乡兵”制度。因为北宋积弱积贫,冗兵冗官为历朝之最,其中军队既庞大又无用,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时候感到十分困扰,既败于辽,复败于西夏,只得交出越来越多的“岁币”,以求暂时的安宁。北宋长期实行的是募兵制,仗越是打不好,兵就募得越多,一边是年年拿钱给人家买太平,一边是花更多的钱来养兵,使得财政不堪负担。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募兵制的问题,想利用过去寓兵于农的办法,推行保甲,两丁抽一,逐渐加以训练,最后取代由招募来的士兵组成的职业军队。因此,虽然王安石保甲制也有互保连坐的内容,但主要是为了恢复类似唐代的府兵制,立意在改换一种新的国防体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