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部分 人性的质地 关于良心之断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书名已告诉我们,这是内容关于良心的书。

所谓良心,无非便指良好的心地。

与“心”结构而成的词颇多,然我尤对“心地”二字一向肃然。

“心地”是特别中国化的词,较有文学意味。在民间,每说“心肠”。民间评论某人心地善良,道是“心肠软”。反之,曰“心肠歹毒”。

善与不善,归究于心,我们早已习惯这一古老逻辑;但是与肠扯到一起,细思忖之,似乎总觉勉强。

然民间话语,其恰当必有独到之处;一个“软”字,极贴切。“心一软”,无非指人性之恻隐耳。

地生百千万物,“心地”一词,表意宏大。善、美之物,由地生之。丑、恶之物,亦由地匿。大地的一种现象是,凡那美、善之物,往往存在于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活动隐蔽,也断不至出没于阴暗、潮湿、腐败、肮脏之隅。几乎只有丑恶之物才那样:如蛇、鼠、蚊、蟑螂、蛆、毒蘑及一切对生命有害的菌……

“心地”诚如大地:美善的与丑恶的两类心态并存。故古今中外之文化、宗教,发挥一切积极的影响作用,为使人类总体上是有良心的。人类有无良心,决定每一个活得像人还是像兽。有无良心的前提是有无良知。良知其实便是一些人作为人应该秉持的良好的道理、道德。于是,有良知者有良心,有良心者,“心地”充满阳光,美好似花园。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平凡,也是可敬的。即使贫穷,也有愉快。文化和宗教对人“心地”的积极影响,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关爱,也可以说是救赎。宗教之原罪思想并不是将原罪强加于人的思想,而是提醒人“心地”是需要清扫的。正如病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体内天生潜伏着各种癌细胞,但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癌症的发作是可以避免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