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次口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2008年11月13日下午3:50~5:10

蔡德贵:尚传道不是四平市市长,是吉林民政厅厅长兼长春市市长。

季羡林:嗯。

蔡德贵:钱昌照后来是政协副主席。

季羡林:钱昌照大概是副部长。政协副主席,那是解放以后了,不然没有政协的。

蔡德贵:是您和饶宗颐老提到,在泰国创办的《华学》杂志,国内没有发行。

季羡林:我都不记得了,出了没有?

蔡德贵:上次讲到胡适的办公室,涉及胡适的总统梦,引出了清华大学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愿。一系列很精彩的故事就出来了,今天还是讲胡适吗?

季羡林:根据你的线索讲吧。胡适就是这样子,当时邓广铭不是他的秘书吗,那时候我们办了一个什么《大公报》的副刊,胡适是很矛盾的一个人物,他对学术很有兴趣。他研究《水经注》,到了入迷的程度。有一次,我们在北京图书馆开会,胡适来了,他说,我还有紧急的一个会,这个会的时间一到,我就走。一谈到《水经注》,胡适不走了。

蔡德贵:谁引起这个话题?

季羡林:忘记是谁了,乱七八糟开会的,有人讲到了。竟然忘记了另外重要的会议了。

蔡德贵:就一直讨论《水经注》。

季羡林:我跟你说过北大的沈崇事件,学生不是闹学潮么。那时候北京市怎么好像是李宗仁的头儿,桂系的。学生闹学潮,那个蒋介石派了他的宪兵第5团,最嫡系的部队,到北京来镇压学生,抓了一些学生。后来,胡适坐着他那辆北京市仅有的私人汽车,到处奔走,主要是(找)李宗仁,就是要求放学生,北大的学生不能抓。那时候李宗仁哪,还得买他一点账,为什么原因呢?嚷着胡适当总统,当然是胡说八道啦,既然嚷出来了,虽然是胡说八道,但既然有了说法,也不一定就是空穴来风。李宗仁知道了这一点,就小心了一点。要是他真当了总统,这个人还不能得罪。就是要放学生,没有什么话好讲,主要是(放)北大的学生。清华那时候的学生,不像北大的学生,那样关心政治。昨天不是讲过了吗?我们在南京请愿,绝食请愿,清华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北大呢,闹得是有声有色,两个兵架着一个学生,送上火车,一直送到北京。清华让那个钱昌照(忽悠了)。我们在中央军校,半夜呢,蒋介石果然来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