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维利-雅族的语言特别有意思,因为在我看来,它最清晰地呈现了语言在臻于完美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主要过渡期。

语言学家中最杰出的马克思·穆勒,支持将语言层次和地球的层次进行类比,且这样表述他坚定不移的信条:“若没有经历过融合和孤立的阶段,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呈现出屈折之美。若语言之根不深植于孤立的层面,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呈现出一种聚合之美。” (——摘自马克思·穆勒《论语言的分层》第二十页)

以汉语为例,它是现存原始语言孤立层中最好的一个典型,“正如照片所真实反映的那样,人在身系学步带的幼年时期就开动脑筋,四处摸索,为初次对语言的领悟而欢呼雀跃,因而一遍遍地重复此过程,”(马克思穆勒《论语言的分层》第三页)——维利雅语言“仍深植于潜在的层次中”,表现了语言最初的孤立性。维利-雅语言有很多单音节词,而这正是其语言的根基。其语言向合成形式的过渡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并且几代以来不断得到发展。与之有关的书面文学,仅通过一些象征性的神话片段以及转化成谚语的精炼短句保留了下来。现存的维利-雅文学记录了屈折语的发展历程。毫无疑问,那时肯定有多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一些占据统治地位的种族吞并了其他种族并与之进行了融合,从而催生了一些伟大的文学现象,使得语言形式受到冲击并开始固定下来。随着这种屈折语阶段取代了黏着语阶段,最初的语言之根愈加奋力地破土而出,这着实令人惊讶。早期句子和谚语中构成词根的单音节词随着词语变长而逐渐消失了。为了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任意部分都不能脱离整句,也不能分开使用。然而,语言的屈折形式后来发展得如此高级,引得众多学者和文法家争相研究。这些人似乎达成了一致意见,要禁止使用所有合成词和多音节词,因为它们破坏了语言的原始形式。超过三个音节的词因其粗俗而被禁止使用,随着语言逐步发展,人们通过对其进行简化而加强了语言的张力、文雅和美感。虽然现在的语言发音简化了,但其清晰度倒是提高了。某单一字符根据其位置不同,可以表达所有我们陆上世界的人有时需要浪费很多音节和句子才能表达的意思。这里我来举一两个例子:“An”(我将其译成“男人”),“Ana”(则是复数的“男人”);和它们结合的字母“s”,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来看,代表多数的意思;“Sana”代表人类;“Ansa”则代表一群人。字母表中某些字母的前缀表示复合的意义。例如,位于词首的“Gl”(在维利-雅语言中是单一字符,如同“th”在希腊语中是一个单一字符)代表了相似或相异之物的聚合或联合——比如说“Oon”代表房子;“Gloon”则代表小镇(即房子的集合)。“Ata”是痛苦;“Glata”则是公共灾难。"Auran"指人的健康;“Glauran”则代表国家的富强和社区的美好;此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A-glauran”,这词代表了其政治信条,即“社区的第一要务是保障全民的幸福。”“Aub”是发明;“Sila”,表示乐曲的一个音调。“Glaubsila”融合了发明和曲调的概念,是诗歌比较文学性的说法,日常交谈中缩略为“Glaubs”。还有“Na”一词,跟“Gl”同样是单一字符,首字母大写时,总是代表生命、愉悦的反义,这一点类似于雅利安语言的词根“Nak”,它表示死亡或毁灭。“Nax”是黑暗;“Narl”表示死亡;“Naria”表示罪孽或邪恶。“Nas”则是极度的罪孽和邪恶,即腐败。在书面文字中,他们认为用任何专有名称来指代上帝,都是不敬的行为。上帝由金字塔顶端的符号——“/\”来表示。做祷告时,他们用其认为最神圣且不能向陌生人透露的名字来称呼上帝,所以我对此无从知晓。交谈时,他们用诸如“至善至美者”的迂回说法来称上帝。字母“V”象征倒置的金字塔,大写时几乎都是表示至高至善的力量;正如我屡次提到的维利“Vril”,“Veed”代表不朽的灵魂;“Veed-ya”代表长生不老。“Koom”这词念起来像威尔士语中的“Cwm”,代表空洞之物。“Koom”本身代表洞穴;“Koom-in”代表洞;“Zi-koom”代表山谷;“Koom-zi”指空白或空虚;“Bodh-koom”则代表无知(字面意思是,缺少知识)。“Koom-posh”是他们对民主政府的代称,或是最无知和虚伪者的统治地位。“Posh”是一个几乎无法翻译的习语,读者稍后也能看到,它表示蔑视。我能给出的最相近的翻译,就是我们俗说的“荒唐”;“Koom-Posh”大致可以译成“虚伪的荒唐”。然而那些民主主义或“Koom-Posh”由公众的无知逐渐堕落成了预示其消亡的公众狂热或暴行的时期,比如(援引陆上世界的例子),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恐怖统治,或奥古斯丁统治之前长达50年的罗马共和时期,维利-雅人就用“Glek-Nas”来命名这类社会状态。“Ek”代表冲突——“Glek”就是大规模冲突。“Nas”,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代表腐败或堕落;由此“Glek-Nas”也许可以分析成,“大规模的冲突和腐败”。他们的复合词非常生动形象;比如,“Bodh”意为知识,“Too”是一个分词,表示小心翼翼加以接近的动作,“Too-bodh”则用来命名哲学;“Pah”类似我们习语中一个含轻蔑义的感叹词——“胡说八道!”;“Pah-bodh”(直译为胡说八道的知识)代表无用且错误的哲理,并且被用来解释之前流行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猜测式的推论,这种推论主要提出一些难以回答且毫无价值的问题;比如:“为何维利-雅男人有五个脚趾而不是四个或者六个?上帝创造的第一个维利-雅男人是否与其祖先有着相同数量的脚趾?如果以未来状态出现的维利-雅男人仍能被其同伴认出,那时他仍保留着所有的脚趾吗?若是这样的话,这些脚趾是真实的脚趾还是精神的产物?”我举这些例子来说明“Pahbodh”,并不是为了讽刺与嘲弄,而是因为我所提出的问题正是——4000年前!——研究那种“科学”的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