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征思、田 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王守仁上疏推辞,主要意思有以下几点:

1. 宸濠之乱以来,自己屡遭谗言陷构,朝不保夕,幸而陛下即位,英明神武,给我太多的褒奖。我很感激陛下的恩德,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2. 虽然对于陛下的任何差遣,我作为臣子都义不容辞,但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自己死于兵甲劳顿事小,耽误了国家大事就不好了。

3. 两广之役不过起于土官仇杀,并不似盗匪叛乱那般危急。姚镆老成持重,一时失利只是兵家常事,只要多给他一点时间就好。

4. 我只是一介书生,不习军旅,以前的战绩纯属侥幸。我自问才干不及姚镆,对两广军务的了解更不及姚镆,如果让我和姚镆合作,一旦有了意见分歧,反而会限制姚镆发挥。

5. 用兵之道,必须由一名主帅独裁专断。陛下不如专任姚镆,委以全权,不责以一时之功。

6. 朝廷用人,不贵其有过人之才,而贵其有事君之忠。如果只有过人之才而无事君之忠,那么他的才干只会用来为自己谋利。(《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

现在我们看这六点意见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然而儒家社会素来有三推三让的传统。每有任命,王守仁总要上疏推辞一番,有些仅仅出于儒家礼仪,有些真是出于肺腑,这不是从字面上可以轻易判断的。

站在朝廷那边,尽管看着王守仁白纸黑字感谢君恩,但谁都心知肚明,朝廷确实对不起王守仁,他就算心怀怨望,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在奏疏里的前两个意思,就当场面话看看好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