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部 家乡:哥伦比亚 第二章 阿拉卡塔卡的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27—1928

“我最永恒而生动的记忆并不是关于人,而是阿拉卡塔卡的房子,我和外公外婆住的地方,至今仍然令我魂牵梦萦。更重要的是,我每天都带着这种感觉醒来,不论是真实还是想象,我梦到自己在那栋老旧的大宅院里,并不是我回到那里,而是……而是我就在那里,没有特定的时空,没有特别的理由,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即使现在在我的梦里,主导我整个童年那种夜晚的不祥之感仍然持续地存在。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每天从傍晚就开始,一直到睡梦中仍然纠缠着我,直到我从门缝里看到曙光的到来。”《番石榴飘香》,p.17。">

半个世纪后在巴黎,和老朋友普利尼奥·阿布雷右·门多萨聊天时,这些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起他在哥伦比亚小镇阿拉卡塔卡“奇妙”童年的主要影像。贾布人生前十年的时光都没有和父母或后来定期报到的许多弟妹住在一起,而是和外公尼古拉斯·马尔克斯·梅西亚上校、外婆特兰基利娜·伊瓜兰·科特斯夫人一起住在他们的大宅院里。

大宅院里住满了人——外公外婆、姑婆姨妈、临时工、仆从、印第安人——但也充满着鬼魅(也许最重要的是它缺席母亲的魅影)。许多年后,即使他在时空上皆已经远离此地,此处却还持续地占据他的心灵。而他重新发现、重新刻画、重新掌握这段记忆的企图,成为他作家养成的一大部分。这是从童年时期就存在于他内心的一本书,朋友回忆,贾布才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已经在写一本冗长的小说《家》,描述阿拉卡塔卡那座老旧、被遗忘的大宅院;虽然在1937年加夫列尔·埃利希奥再次带着妻儿搬离阿拉卡塔卡时曾经出租,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座宅院都属于这个家族所有。这座大宅院最后终于再次出现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于1950年的第一本小说《枯枝败叶》中,完整但带着某种程度的幻想成分。然而,只有在后来的《百年孤独》(1967)中,他才完整、详尽、具体地呈现了占据他心灵的宅院。他用这样一种方式描绘,贾布生性好动但焦虑,令他害怕的童年永恒地在马孔多的魔法世界里成形,其中,从马尔克斯上校家望出去,视野不只包括阿拉卡塔卡这个小镇,并且扩及他所出生的哥伦比亚,以及实际上的拉丁美洲,甚至更远之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