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665]

很多人并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间经济并没有萧条,比如东南沿海,经济实在太好,开生意做买卖,相当红火,大家齐心协力,正在搞资本主义萌芽,萧什么条?

赋税也没多少,以往两百多年,官田的赋税,只有百分之十,民间地主的赋税,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后来开征三饷也才到百分之四十。当然,个把地主恶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涌出这么多英雄好汉,只是因为崇祯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件东西。

中庸有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其实遇到妖孽,倒也没什么,毕竟还有实体,实在不行,找人灭了它。

崇祯遇上的,叫做灾荒。

翻开史书,你会不禁感叹,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

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二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

灾荒之后,没有粮食吃,就是饥荒。

没有粮食吃,就吃人。

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话。

据说当时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处乱跑的,如果没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没了。

注意,不是失踪,是没了。

失踪的意思,是被拐卖了,没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据说,当时还有人肉市场,具体干什么买卖,看名字就知道。

说这么多,只是想说,这并不是童话,也不是神话,而是真话。

既然有灾荒,朝廷为什么不赈灾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